发布:2025-11-14 阅读:2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五年来,我省培育形成先进钢铁、高端装备2个万亿级产业和一批千亿级产业,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京津冀安全应急装备等6个集群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轻型轮毂、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1……11月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五场新闻发布会,晒出了河北工业成绩单。五年来,我省工业经济稳中有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特色产业聚群成势,优质企业量质齐升,制造业“家底”更厚了。
“十四五”期间,我省加快构建以“四梁八柱”为重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省工信厅聚焦现代化钢铁、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六个重点产业,逐产业制定清单台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打造以新工艺新材料为重点、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产业。加快高端化转型。集中资源要素支持钢铁企业打造“拳头产品”,2024年全省31家钢铁企业研发投入超过3%,全省板带产量占比达72.23%,主要钢铁产品已从建筑用钢率先转型为机械装备用钢。推进数智化转型。组建国内首个省级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联盟,6家企业入选2024年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占全部钢铁企业的1/3。推动绿色化转型。成立全国首个废钢铁和短流程炼钢产业联盟,促进钢铁与废钢铁产业协同高效发展;钢铁企业全部完成环保绩效创A,国家级绿色工厂44家,河钢张宣科技建成全球首条氢冶金示范生产线。
打造节约集聚、创新发展的绿色化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深入实施减油增化和煤化延链行动。加快产业集聚。39家化工园区集聚发展,沧州渤海新区石化产业聚集区营业收入超700亿元,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任丘石油化工集中区营业收入超400亿元,另有7家化工园区营业收入超百亿元,2024年全省化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15.5%。一批化工中试基地陆续投用,沧州先进膜材料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旭阳己内酰胺、派瑞电子特气和中浩聚甲醛等产品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
打造中西并重、医药与生物制造相结合的生物医药产业。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等重点园区加快发展,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产品创新。累计获批创新药9个,以岭药业、石药集团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中医药定量化。积极发展生物制造,微元合成阿洛酮糖成为全国首家批准上市的阿洛酮糖生产企业。
打造技术优势明显、成果高效转化的电子信息产业。实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科技研发计划,突破8英寸低穿透性位错碳化硅单晶生长、高性能氮化镓功放芯片等关键技术。一批产品实现国产替代。持续深化开放合作。成立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石家庄、沧州、雄安新区入选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中国星网、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等一批知名企业落地发展,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打造区域合作、协同配套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区域产业发展,沃尔沃EX30、哈弗猛龙等一系列新车型先后落地量产;中信戴卡铝车轮销量连续17年全球第一,是全球铝车轮行业首家“灯塔工厂”。2024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35.7万辆,较“十三五”末增长5.3倍。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京津冀“共造一辆车”,共建3个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实现整零同步设计、同步研发、同步验证,培育形成24个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相关产业集群。
打造深度智能驱动、注重实际功能的机器人产业。成立河北省机器人产业联盟、京津冀智能机器人创新联合体等创新载体,河北智昆精密成功攻克RV减速器齿轮磨损难题,打破技术垄断;中信重工开诚、河钢数字等6个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入选国家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联合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唐山高新区、石家庄高新区等成为首批共建园区,唐山百川创新建设机器人“共享工厂”,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模式日益成熟。2023、2024年全省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40%。
展会举办地——沧州,是国家确定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拥有“中国铸造之乡”、“中国管道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包装机械生产基地”、“中国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基地”和“中国电子机箱制造基地”等一批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2026第十届沧州国际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展览会(简称:沧州机床展)定于2026年5月13-16日在沧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九年来,在行业主管单位、行业协会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区域性品牌展会,也是河北省有规模有影响力的机床行业展会。本届沧州机床展围绕供需对接促进成交,为河北省乃至周边省市提供一个考察供应商、采购设备和综合解决方案的一站式选择平台,积极推动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