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共享制造 让“单枪匹马”秒变“千军万马”

发布:2025-09-16  阅读:11

      近年来,沧州市制造业通过共享检验检测、研发、销售等平台,共享设备、操作人员等生产要素,实现互利共赢、抱团儿发展,助力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特色产业集群迸发更强动能、释放更多活力。

一台重3.5公斤、被磨损的汽车发电机,若将其废弃重新生产新机,造价约500元,新品制造周期需14天。而在河间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同样一台汽车发电机,经过再制造加工,变身新品仅需7天,费用250元。

位于河间的河北长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是行业内老牌再制造生产企业。每天都有大量回收来的起动机和发电机在这里被分拆、测量、清洗、组装,再经过严格的综合性能检测,打上“再制造”的标识出厂。长立的再制造产品寿命实验室,通过大量实验数据来评估再制造部件的寿命,以确保这些产品性能不低于原型号新品。

随着国家循环经济和“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再制造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间经过多年发展,也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和石油钻采设备为主的北方唯一“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检验检测不是简单的“合格判定”,而是产业升级的“导航仪”。在“不输新品”的质量通关路上,严苛的产品质量无损检验检测是重中之重,也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卫士”。

在位于河间的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实验室里,沧州格锐特钻头有限公司生产的新一代“会思考的钻头”正在接受模拟测试。它不仅能实时调整钻进参数,还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被誉为钻探装备的“量子计算机”。

这离不开河间市政府“见招拆招”的帮扶。在河间,再制造企业一旦遇到技术屏障,就有检测机构入厂指导、对其“零门槛”共享实验室资源,还有专家手把手传授“工艺升级秘籍”……

沧州拥有25个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河间再制造、盐山管道装备等8个产业集群已率先具备省级检验检测能力,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排头兵”。截至目前,多个省级质检中心正在筹建中,这一布局直击中小企业“检测难、成本高”的痛点。

在盐山,河北北方管研院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建设的省级管道材料质检中心,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及制品、橡胶、塑料、涂料、涂层、保温层等材料的理化性能检测及无损检测,已基本覆盖管道装备制造业涉及产品的全部检测项目,并形成以管道装备产业领域为主、其他金属材料及防腐保温材料配套领域为辅的检测能力。产业研究院面向集群企业开放共享检测服务,覆盖近百家企业,为企业节约成本超过500万元,有效解决了集群小企业无力购买研发检测设备、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问题。

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河北渤海远达环境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筹建了省级质检中心,并为当地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为更好服务本地绿色化工产业集群企业,机构计划在现有检测能力基础上拓展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领域的173项检测参数,新增22种配套检测设备,并围绕新增项目组织开展技术培训。近3年,渤海远达公司已出具各类检验报告4000余份。

在沧州,省级检验检测中心恰似串联珍珠的金线,通过“建成一批、筹扩一批、覆盖一批”的梯次布局,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如今,多个河北省质检院及其所属国家级质检中心纷纷开始下沉,服务任丘、东光等地特色产业集群,这些扎根产业一线的检测机构,将成为推动沧州制造向沧州智造、沧州产品向沧州品牌跨越的核心支撑。

在位于盐山的河北尚恒管道制造有限公司焊接车间内,工作人员用手机扫描焊接设备上的二维码,随着焊花飞溅,管道接口被严丝合缝地焊牢。

这个车间由合伙人管理运营。在尚恒公司,整个厂区里有8个工序由合伙人共享,他们共同使用这里的生产设备、操作人员等生产要素。

原来,尚恒公司采用共享工厂发展模式,把管件生产过程中的压制、热处理、焊接、推制等各道工序分解成不同模块,通过入股的方式联合11家小微企业,将生产划分为4个板块分工协作,共享研发、品牌及销售终端,形成高效联合工厂,合伙人负责各模块生产,分别独立运营。

管道制造业生产工序多、产品型号多,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足量资金上新设备,精细程度高、体量大的活都不敢接。成为尚恒公司的合伙人,享受的是“拎包入住”服务,现成的先进设备给了大家敢接大单的底气。如今,合伙人不仅能完成公司内部订单,还可以自主对外接单,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这极大激发了入股合伙人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也让整个厂区的生产设备利用率持续攀升。如今,尚恒设备利用率由共享前的不足60%,提高到现在的90%左右,除了必要检修,设备基本不停,产能得以充分释放。 

不仅如此,共享工厂也给了大家抱团儿发展的信心。有的合伙人新建了5条自动化生产线,将单品生产时间从2分钟压缩至8秒,有的合伙人不用外出跑单就已经拿下数百万元的订单,车间满负荷运转。

发端早但中低端企业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管道装备产业,正在通过共享模式迎来新生。

类似的转变也发生在渤海新区黄骅市。

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模具共享智造工厂里,58台(套)设备随时待命,水电气、监控、天车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一个表面光亮如镜、做工精细的金属模具,凝结着多家企业分工协作的结晶。

曾经,当地的模具产业以作坊式生产为主,产品处于中低端,难以承接大型订单。但这些企业有的专攻打孔,有的精于铣削,有的擅长打磨……黄骅模具共享智造平台将这些各有所长的企业集合在一起,引导他们专注特定工序。如今,“平台接单、按工序分解、多工厂协同”的服务模式,已汇聚模具产业上下游客户数百家。

在共享智造平台,订单按工艺分解再推送给相关企业,上一道工序完成后立即通知下家取件,平台即时结算,效率实现大幅提升。不仅如此,这里还提供从设计研发到技术咨询的全链条服务,让中小企业“起步即高端”,生产效率提升40%。

在沧州,共享工厂模式已在多个行业推广。我市25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均有重点打造的共享工厂目标企业,涉及企业42个,覆盖管道装备、模具等领域,以及原材料集采、生产工序协同等场景。通过工序模块化改造与合伙人入股制,企业共享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展会举办地——沧州,是国家确定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拥有“中国铸造之乡”、“中国管道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包装机械生产基地”、“中国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基地”和“中国电子机箱制造基地”等一批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2026第十届沧州国际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展览会(简称:沧州机床展)定于2026年5月13-16日在沧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九年来,在行业主管单位、行业协会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区域性品牌展会,也是河北省有规模有影响力的机床行业展会。本届沧州机床展围绕供需对接促进成交,为河北省乃至周边省市提供一个考察供应商、采购设备和综合解决方案的一站式选择平台,积极推动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关键词:沧州机床展、丞华机床展丞华沧州机床展河北机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