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从“跟跑”到“领跑” ——“沧州制造”是怎样以技术创新打破国外垄断的

发布:2025-09-16  阅读:9

       当河北宏润核装备的耐热钢管以633℃的耐壁温突破日本保持半个世纪的纪录,当河北众燚的核电锚栓以半价打破国外垄断,当海乾威的氢能管道跻身国家推广名录……这些看似独立的技术突破,实则是“沧州制造”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集体蜕变。

“我们打破了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科学家创造的产品能耐壁温628℃的‘耐热纪录’。”

说这话的,是河北宏润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海。就在5月底,宏润核装备联合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刘正东院士团队、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新一代马氏体耐热钢,被应用到国家电力示范项目的主蒸汽管道制造中。这也是“沧州制造”的世界最耐热钢管首次实现工程应用。

主蒸汽管道承担着高温蒸汽的汇集与输送重任,设备运行时管道内部蒸汽温度可达633℃。据悉,作为百万千瓦级燃煤国家电力示范项目,投产后较常规机组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6.7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6万吨,供电煤耗降至全球最低水平。

近年来,沧州企业“从技术追赶到创新引领”的捷报频传。

近日,在位于沧州经济开发区的河北众燚核电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个个核电用抗震自扩底锚栓经过切割下料、冷镦、热处理、防腐处理等多道工序后组装成型,装车准备运往核电项目建设现场。

今年以来,河北众燚先后中标多个国家级核电工程,成功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实现核心技术100%自主可控。

“绿氢”是零排放、零污染的清洁能源,既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也是全球能源革命的战略变量。

在刚刚公布的《2025氢能产业先进技术、产品推广名录》中,河北海乾威钢管有限公司脱颖而出,成为全国20家入选企业之一。与此同时,燕山大学与海乾威共建的“清洁能源管道关键技术实验室”也正式揭牌,校企合作助力企业在清洁能源管道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接二连三的好消息,是对公司在氢能领域专业能力的充分认可,也成为公司迈向绿色能源新纪元的重要里程碑。

忙个不停的还有捷中鲨鱼(沧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人。在位于沧州中捷产业园区的总装车间内,今年沧州造首架“鲨鱼”飞机即将交付。

“沧州制造”的辉煌,一直在续写……

打破国外垄断、破解发展难题。当沧州企业的发展开始影响行业走向,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答案各不相同,但确定的相同点是“创新”,近乎偏执、孤注一掷地创新。

自2015年与相关机构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以来,宏润核装备发挥自主研制的5万吨热垂直挤压机优势,用锻挤压工艺代替传统制造工艺,先后开展了34轮次工厂化试制,解决了大口径厚壁管热挤压工艺、热处理工艺等工程化技术难题,积累了千余条详实数据,最终通过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专家技术论证组论证。至此,超超临界电站大口径厚壁管依赖进口、材料价格高、供货不及时的局面被打破。而国家电力示范项目的主蒸汽管道凭借新材料、新工艺,实现了管道壁厚减少三分之一、重量减轻一半,但强度、抗氧化能力提高三成以上。这其中,就有宏润核装备的创新功劳。

长期以来,核电用抗震自扩底锚栓市场被国外企业牢牢把控,不仅价格高昂,其核心技术难以突破更成为制约我国核电产业自主发展的难题。

2021年,河北众燚联合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东南大学等科研力量,组建跨学科技术攻关团队,对标国际顶尖锚栓产品,经过3年多的科技研发,产品成功下线,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实现了核心技术100%自主可控。相比国际品牌,公司生产的产品不仅完全满足核电后置机械锚栓技术要求,价格更是直降约50%,真正实现了“质优价美”。

这背后,是企业对自主创新的坚持。作为专注核电装备领域的高端制造企业,公司构建了五大系列产品矩阵,不仅全部实现国产化,更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累计申报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30余项。

转型向“绿” 产业链向全

宏润核装备拥有目前全球工作缸开口度最大的挤压机的全部知识产权,它能生产出直径1320毫米、长度13米、重量超过25吨的大口径无缝钢管,并实现一次成型。

一次成型意味着更低的能耗。从大块通红的钢锭到成型的钢管,只需要几分钟,且挤压成型的钢管仅需少量加工即可达到产品要求。这也让原料利用率从50%提高至70%以上。

这一自主研发的“巨无霸”,不仅成为宏润核装备撬动绿色转型的支点,还引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寻求深入合作,依托5万吨垂直挤压机,研发适用高温火电装备的新材料。宏润在实现自身“含绿量”提升的同时,还促进了绿色材料研发,带动行业的绿色升级。

用柔软的纤维造出飞机骨架?个人考飞机驾照开飞机?未来,飞机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架跟汽车油耗相当的飞机,为沧州带来的是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

在中捷产业园区,总投资1.23亿元的河北建新新型复合材料研发中心正在加紧建设。这一项目致力于研发与生产用于无人机制造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合金等,项目投产后,将为沧州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与此同时,沧州中捷通航产业园内,飞机核心部件国产化,也正为沧州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低空经济代表的是新质生产力,而人才则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升的基础支撑。

在沧州航空职业学院的精益工馆,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飞机发动机、飞机零件以及航空静态模拟仓,学生们可以近距离了解它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体验飞机驾驶。作为河北省首家航空特色的高等职业学院,这里现已开设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空中乘务、定翼机驾驶、机电设备技术等专业,是沧州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重要基础平台。

当建新复合材料研发中心的碳纤维与鲨鱼飞机的金属骨架在产业链上相遇,一条新的产业链闭环在沧州大地悄然形成。

展会举办地——沧州,是国家确定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及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全市拥有“中国铸造之乡”、“中国管道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包装机械生产基地”、“中国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基地”和“中国电子机箱制造基地”等一批国字号特色产业基地。2026第十届沧州国际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展览会(简称:沧州机床展)定于2026年5月13-16日在沧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九年来,在行业主管单位、行业协会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区域性品牌展会,也是河北省有规模有影响力的机床行业展会。本届沧州机床展围绕供需对接促进成交,为河北省乃至周边省市提供一个考察供应商、采购设备和综合解决方案的一站式选择平台,积极推动河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关键词:沧州机床展、丞华机床展丞华沧州机床展河北机床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