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5-09-16 阅读:3
创新为核
以“专精特新”破局,筑牢制造硬实力
《盐铁论》有云:“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局,不在力耕。”对制造业而言,选准赛道、攻坚核心技术,远比盲目追逐风口更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在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两根钢管同时在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中浸泡800个小时,普通钢管锈迹斑斑,明显遭到了严重腐蚀,而东方钢管生产的锌铝镁钢管,表面却只有轻微的锈迹,原因就在于锌铝镁钢管身穿了一层特殊的“防腐衣”。
这层特殊的“防腐铠甲”,实则是东方钢管自主研发的锌铝镁多元合金,不仅能自我修复微小损伤,更将钢材使用寿命从10年延长至25年以上,一举攻克了海洋重防腐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谁能想到,20多年前这家企业曾濒临破产,深陷“无技术、无市场、无资金”的困境。改制后企业锚定“给钢材做防护”的细分赛道,凭借技术驱动研发,不仅成长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更参与制定了海洋重防腐新材料的国际标准。
在潍坊,“不追风口、不赚快钱,在‘一米宽’赛道挖‘百米深’”,早已成为众多“单项冠军”企业的共识。
这样的案例在潍坊并非个例。截至目前,潍坊拥有2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78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稳居山东省首位;30余种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20余种产品全国第一。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企业“十年磨一剑”的创新坚守。
创新活力的迸发,离不开科创生态的持续滋养。2024年,潍坊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同比增长6%,而研发投入总量达185.83亿元,同比增长9.87%,增速远超GDP增速3.87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225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788家,更建成内燃机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等952家高能级创新平台。从资金投入到平台搭建,潍坊为“制造硬实力”筑牢科创根基。
链群协同:
以“9+3+N”聚势,构建产业新生态
单个企业的“冠军光环”只是亮点,产业链的“集群成势”才是真正的竞争力。潍坊跳出“企业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以“链长制”为抓手,构建起“9+3+N”现代产业体系,将7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纳入重点产业集群,形成“龙头引领、配套跟进、集群共进”的生态格局。
2022年,该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24年,相关产值突破3000亿元,成为全球动力装备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另一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潍临日智能农机装备集群,该集群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协同效应。以鲁中拖拉机、雷沃重工为核心,集群集聚了华博农业装备、前进车桥等2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整机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基础材料供应”的完备体系。如今,“潍坊农机”已远销100余个国家和地区,从东南亚的稻田到非洲的农场,都能看到其助力农业现代化的身影。
链群协同的活力,更体现在“大手拉小手”的共赢实践中。潍坊持续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我帮企业组主场”活动,推动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协作配套。
山东振泰集团通过本地配套,一年省下运输费用40多万元;潍坊正达实业最初只为歌尔生产简单塑料件,在配套合作中逐步升级技术,如今已能生产整机精密结构件。这种“产业链内循环降本+外循环拓市场”的模式,既增强了产业链韧性,更培育出“龙头带动、梯队成长”的良好生态。
数智赋能:
以“转型革命”提质,激活制造新动能
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潍坊敏锐捕捉“数实融合”趋势,以数智化转型为“潍坊制造”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市构建起“一二三四”数转智改模式,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3%。
2025年,潍坊已有30家企业入选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41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数量均居山东省第一,“潍坊样板”在全国数转智改领域打响品牌。
数智化转型,让传统产业实现“老树发新枝”。孚日集团通过智能化改造,员工从2.2万人减至1.3万人(减少41%),产能却提升近30%,毛巾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100%;鲁丽木业引入智能压机生产线,每15秒即可产出两张板材,生产效率提升50%以上,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即便是鲁农家庭农场这样的小微企业,也通过第四代智能煎饼设备实现“30秒一张煎饼”的标准化生产,20%的产品出口日韩。从纺织、木业到食品加工,潍坊传统产业正以数智化重新定义“传统制造”的边界。
数智化更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弯道超车”。山东康吉诺研发的“扁鹊平台”,通过远程监测、数据诊断完成设备故障检测,让设备故障率降低了90%以上,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还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山东兆源智能科技的清洗无人机,作业效率是人工的10倍,已应用于国内10余个大型机场,重新定义全球高空清洗场景;液流储能科技研发的新一代离子传动膜,不仅解决传统材料易渗漏、寿命短的缺陷,更将成本降低70%以上,为储能产业绿色高效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些企业不再局限于“制造产品”,而是以数智技术为核心,转型为“智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新赛道上实现“起跑即领跑”。
“潍坊制造”的崛起,既靠企业“敢闯敢干”的创新拼搏,更离不开政府“保驾护航”的优质生态。潍坊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连续4年位居山东省第一等次;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实施新一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从简化审批流程到精准政策扶持,从保障要素供给到解决企业难题,潍坊正打造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的营商沃土。